8月16日江西股票配资公司,随着行程画上圆满句号,2025年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落下帷幕。今年恰逢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20周年,这场主题采访活动无疑是一场意义非凡且恰逢其时的绿色探索之旅。
汉丰湖风光。新华社记者 蒋声雄摄
经过5天时间,来自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17家中央媒体的100余名记者,奔赴重庆多个区县,将山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的鲜活经验与生动实践,如画卷般徐徐铺展在大众眼前。
看老工业基地的“绿色突围”
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,作为重庆市政府2003年批准设立的首批市级特色工业园区,正涌动绿色“新风”:由玻璃纤维制成的透明瓦及轨道枕木,产品不仅性能优异、更具性价比,还因其轻量化、长寿命和可回收特性,成为节能减排的绿色材料解决方案;以“投资+建设+装备+运营”一体化垃圾焚烧发电,构建起了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,即使是垃圾渗滤液也能轻松实现“零排放”。
展开剩余76%玻纤智能生产线。石涛摄
实践证明,技术革新是打破转型困局的关键钥匙:通过材料技术升级,让传统产品焕发绿色生命力;通过模式创新,让固废处理从环保负担变为资源宝库。转型不是对既有产业的否定,而是以技术为刃,对生产方式、产品形态、产业生态进行系统性重塑。当绿色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,当技术创新持续为环保赋能,老工业基地便能在坚守产业根基的同时,开辟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新路径。
重庆三峰御临环境公司,是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垃圾焚烧发电厂。李一鸣摄
看生态修复的“价值重构”
铜锣山曾因石灰岩资源丰富成为碎石开采矿区,露天采矿致土地损毁、植被破坏,渝北因地制宜、尊重自然规律,打造铜锣山矿山公园,通过生态修复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生态旅游景区,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600余人次,实现从废弃矿山到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。同样,百里竹海竹山镇通过关停石膏矿、修复矿区、打造小微湿地群等措施,不仅恢复了生态环境,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
铜锣山矿山公园。图源:美丽重庆
小微湿地。石涛摄
修复工程不是孤立的环境整治,而是通过文旅开发实现生态价值的经济转化——矿区变为休憩空间,曾经的生态短板变成了稀缺资源。这种转化不仅让修复成果得以长效维持,更形成了“保护、开发、受益、再保护”的良性循环,这样的价值重构无疑具有示范意义。
星空露营基地。石涛摄
看民生福祉的“绿色密码”
奉节大坝村积极推广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,不仅大幅减少了化肥使用量,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,更显著提升了脐橙的优质果率。如今,脐橙种植规模不断扩大,成为村里的重要经济支柱。大坝村不仅让绿水青山重焕生机,更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。
脐橙果园。奉节发布
从大坝村的 “一颗脐橙富一方”,我们看到“生态富民”的深层逻辑:通过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,让自然资本持续增值,让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共享红利。这种发展路径既守住了生态红线,又筑牢了民生底线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。
城与橙。黄茂鹤摄
汉丰湖湿地起飞的鸟儿。李一鸣摄
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,重庆正以绿色为笔,绘就一幅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壮丽画卷,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鲜活思路。2025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虽已结束,但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指引下,我们相信,重庆绿色发展的故事必将越来越精彩。期待更多生态之美与产业之兴交相辉映,人民群众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共享更多福祉江西股票配资公司,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宏伟新篇。
发布于:北京市开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